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学校可以通过大环境的搭建以及校园氛围的营造来培养学生避免浪费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本站原创 来源:本站原创
第一:发挥学校广播站的作用,在学生进行午餐的时间段,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杜绝食品浪费。比如播放一些有关珍惜粮食的歌曲、古诗等,力求营造浓厚的勤俭节约氛围,在大环境的教育中促使学生懂得节约粮食。第二:充分发挥广告宣传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学生浪费行为的纠正。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经过上午的辛苦学习,中午见到好吃的饭菜时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拿的多一点,但是往往吃到最后发现根本吃不完,只能将剩菜剩饭倒入垃圾桶。尤其是夏天,天气较热,大部分的垃圾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并吸引苍蝇,极大程度破坏了食堂的环境。食堂是学生吃饭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维护食堂中的环境,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在优良、干净的食堂进行午餐。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食品宣传周等节日开展专项教育,让学生做到吃多少拿多少,避免浪费粮食。第三: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的进行专题讲座。比如面对学生们,校方及教师可以针对如何“避免餐饮浪费,培养学生节约习惯”这个主题来开展座谈会,鼓励学生做一个文明节俭的好孩子。做到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吃饭的时候,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通过座谈会来教导学生无论时家里的饭菜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不能挑食,要营养均衡,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针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孜孜不倦、谈话式的交流方法,让学生们结合家庭生活一起培养不浪费粮食、节约粮食的优秀习惯。教师还可以在座谈会上通过直观性的教育内容来引导学生,比如:利用多媒体观看农民是怎样种植粮食的,是如何播种种子,如何给土地浇地,如何施肥的。带领学生了解经过多长时间粮食才可以生长出来。与学生一起了解面对成熟的粮食,农民伯伯是如何收割,如何将粮食做成食物的。通过观看种粮食以及收割粮食的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促进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